不能忘卻的紀念:中國凱旋門那激動人心的一刻
發(fā)布: 2010-9-04 11:18 | 作者: 飛翔 | 來源: 洋溪資訊 槎溪信息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日本投降儀式在東京灣的美國戰(zhàn)列艦“密蘇里”號上舉行。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國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隨后,接受投降的同盟國代表、盟軍最高統(tǒng)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代表尼米茲海軍上將,中國代表徐永昌將軍,英國代表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lián)代表杰列維亞科中將,以及澳、加、法、荷、新西蘭等國代表依次簽了字。至此,三個法西斯軸心國中的最后一個國家日本正式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法西斯軸心國的失敗和反法西斯同盟國的勝利而告結束。
芷江受降
受降坊在芷江城外七里的七里橋,橋是石拱橋,跨度不到100米,橋邊一座石碑,上刻“日軍投降之地”。七里橋對面,隔著湘黔公路(今320國道),是世界上惟一一座二戰(zhàn)勝利紀念標志建筑——被稱為“中國凱旋門”的“芷江受降紀念坊”,紀念坊以白石砌成,四柱三門,造型像一個“血”字,坊上有這樣的碑文:“和平未到絕望,絕不放棄和平;犧牲未到最后關頭。”1945年8月21日,正是在這里,侵華日軍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 。在此地與中國陸軍領導人洽降,并在投降備忘錄上簽字。如今,受降坊的正式名稱為中國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館。
銘記歷史
“芷江受降”-我見證了那激動人心的一刻
芷江受降側記
抗日戰(zhàn)爭的最后一戰(zhàn)
1945年9月,抗戰(zhàn)第四受降區(qū)受降儀式在湖大操場上舉行
紅網網友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65年系列活動
紅網網友自發(fā)組織瞻仰雪峰山抗日遺址祭奠抗日英靈
歷史不會忘記(廠窖慘案紀念館開館紀實)
三天殺三萬多人,廠窖慘案紀念館昨日開館并被拍制成電影公映
御風五千里 鐵騎任馳騁:衡陽→北京 紅網網友宣傳抗戰(zhàn)文化之旅
紅網網友北上宣傳衡陽保衛(wèi)戰(zhàn)
常德血戰(zhàn),發(fā)生在我家鄉(xiāng)的悲壯歷史一幕
為紅網“免費邀你看<喋血孤城>”叫好
紅網愛心家園 清明節(jié)烈士公園祭奠英雄活動(圖)
[原創(chuàng)] 祭奠先烈 軍人風采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