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历史系、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本科生共赴西北考察

                                              历史系、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本科生共赴西北考察


7月17日-28日,来自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及历史系的2016级本科生共10人,在学术指导李均明、刘绍刚与带队教师贾连翔、程浩的带领下,赴陕西、甘肃、新疆等地考察了青铜器、西北简牍以及丝绸之路文化等。作为历史系专业实习课程的主要内容,此行通过对考古遗址、文博单位的实地探访,在田野中进一步了深化课堂上讲授的知识,提升了学生对历史文物的“现场”感。

以下节选随队学生提交的考察报告,以反映此次考察的内容与收获。

7月18日,秦公一号大墓(张甲林)

7月17日傍晚,我们来到了本次考察学习的第一站:宝鸡。第二天一早,大家乘大巴车前往位于凤翔南指挥村的秦公大墓遗址区。路上,讲解老师为大家简单介绍了宝鸡的历史文化。因主干道路施工,原有路线无法通行,车辆只能在村中绕行。这样,虽然路程更长,花费时间较多,却使大家有了一个了解遗址周边地理环境的机会。该地位于渭河北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可谓都城建设和陵区选址的一块宝地。

进入一号大墓主展区,大家立刻对该墓多个之“最”中的“体量巨大”一条有了切身的感受。从参观台向下,直至大墓底部,约有八层楼高,大小相当于一个足球场,长约300米,宽约40米,深约24米,其面积之大前所未见,仅墓室就有5000多平方米,比殷墟王陵墓葬还大。

讲解老师首先介绍了该墓的发掘过程,由于先秦墓葬不封不树,无法从地表判断墓葬所在。该地最先引起考古人员注意的,是坚硬无比的土质,以及由此带来的庄稼长年长势较差的状况。1976年,在当地村民上报后,考古人员开始对该地进行勘测发掘。经初步勘察,该区域土层中有明显的五花夯土和青膏泥,以及约300米长的夯土断面。由于面积巨大,考古人员最初推测地下是一座城邑,后根据24米的土层深度,判断其应是一座墓葬。1976-1986十年,考古队对该墓进行发掘清理。墓葬之前已被历朝历代无数的盗墓者盗掘过,台基上留有形制各异的盗洞,还有一片宋代盗墓者留下的瓷片。秦公大墓的发掘占据了多个墓葬考古发现之最:面积最大,盗洞数量最多,殉人数量最多,发掘时间最长,椁室等级最高,出土了目前所见最早的木碑实物和刻有铭文的石磬等等,这在考古界和学术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为秦国都城位置,秦人墓葬的风格、结构,先秦的人牲、人殉制度,丧葬制度等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线索。

作为秦人雍城陵园墓葬之一,秦公大墓无疑是秦国发展史上的一个缩影。其发掘过程中创下的多个考古之最,和几千年前那个处于上升发展期的强大帝国息息相关。直到今天,仍能令我们感到震撼,并为之叹服。

7月18日,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边璟)

7月18日下午,我们来到位于中华石鼓园内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进行参观考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于2010年落成开放,馆藏文物一万两千余件组,尤以商周青铜器著称。博物院建筑设计亦契合“青铜器之乡”的氛围,主题造型反映青铜器出土重现之场景,融入堆土高台、周秦门阙、覆土建筑、饕餮纹饰等历史文化元素及中轴对称、多重院落等传统建筑风格,使人印象深刻。

7月19日,周原遗址(张逸轩)

7月19日上午,至于周原博物院。渭水北岸,漆水河以西,千阳河以东,岐山之南广大区域皆属于周原地区。周原作为周人重要发祥地和祭祀天地、祖宗、神祇的圣地,一些重大国事活动都在此举行,西周灭以后,岐邑毁于兵火,但周人在周原的活动遗迹被历史保留下来。随着犬戎入侵,宗周灭亡,周原遂为废墟。但大量的历史遗迹在这里留了下来。至于今日,随着数十年考古工作的不断开展,大量的文物、遗址逐渐为今人所认知。

周原博物院展区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地上的建筑复原与地下的文物展厅。地上建筑依照周原考古的建筑基址进行了一定的复原。在展厅中,则观赏到了周原遗址所出土的大量精美的青铜器。其中以庄白一号墓窖藏所藏青铜器最为精美。大多数青铜器器身均呈黑漆古色,青铜器表面黝黑发亮。此类青铜器,为众多出土青铜器中价值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青铜器。除了精美的青铜器外,我们还参观到了周原遗址所出土的马车遗迹及马车复原图。复原图各个部件的标注,使我们极为清晰地认识到了车马名物。

7月19日,法门寺(忻然)

7月19日下午,我们来到法门寺。在进入法门寺之前的车上,我们远远地就望见了法门寺合十舍利塔,状如双手合十。导游讲到,该塔在2009年落成,高148米,塔前则是一条长达一千五百米的“佛光大道”,目前也是宝鸡市的地标式建筑。

进入法门寺后,我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依次参观,对唐朝佛教文化和法门寺的发展历史有了基本的了解。珍宝阁是仿照地宫出土的唐代鎏金铜浮屠而建,内部有三个展厅,江泽民为珍宝阁题写有“法门珍宝”额匾。在珍宝阁里有一个“唐代地宫”的正视复原,透过玻璃,我们可以看到当年地宫的整体布局。法门寺珍宝馆的文物保存良好、精美绝伦、品类齐全,仍使我们觉得不虚此行,获益匪浅。

7月20日,麦积山(李瑞昆)

我们是7月20日下午前往麦积山考察学习的。我之前参观过龙门石窟、云冈石窟与莫高窟以及不少佛教圣地,还是第一次到麦积山石窟考察。如果做一番比较的话,麦积山石窟的规模不如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那样宏伟;壁画数量不如敦煌莫高窟;但是麦积山石窟的佛像没有大足石刻那样浓厚的世俗气息。然而麦积山石窟的佛却是那样严谨、自由,既不冷漠无情,也不缺乏神性。一代代艺术大师将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通过劳动人民的双手变为极具魅力的艺术成果,让人始惊、次醉、终狂,钦佩他们的智慧与才能,迷恋他们创造的艺术美。

每一幅壁画所展现的不仅仅是佛的故事,更是给众生以做人的启迪。每一座造像以现实中的人物为素材,加以艺术的想象、夸张,让人感悟那个时代的人对佛的虔诚、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北魏时期的造像给人以睿智,让人忘却人生荣辱,超世脱俗。

文化在这里汇集、交融,精美的飞天壁画将佛教天人与道教神仙融合,飘逸婀娜。南北文化、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也在这里得以体现。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佛教、建筑、艺术、服饰等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要感谢各位老师能够提供这次机会,让我能够领略石窟文化的魅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由于行程比较紧凑,未能仔细观看周围自然风光与人文风俗,希望以后有更多机会到这里考察学习。

7月21日,甘肃简牍博物馆(田硕)

7月21日上午,专业考察小分队在各位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甘肃省简牍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参观考察。工作人员为同学们挑选出馆藏的极具代表性的简牍实物,使同学们幸得一饱眼福。

开始参观前,张德芳老师为大家介绍了西北秦汉简牍的主要情况。张老师还和同学们分享了一批未公布新简的故事。1998年,为维修、升级玉门关小方盘城,敦煌市博物馆在城下几米远的地方挖出300多枚简,一直保存在博物馆,未向外界公布。去年张老师同对方协商,合作拍摄了红外线彩色照片,交到出版社,预计今年9月份出版。这是一批大家都不了解的新的资料。而后,李均明老师特别向同学们“打广告”,介绍国内出土文书简的情况及重要性。在全部出土文献材料中,简牍具有最大的研究潜力。这是由于简牍材料出土数量众多,至今已经过30万。并且简牍内容非常广泛,涵盖许多重要研究领域。

听完老师的讲解后,同学们围在摆满简牍的长桌周围仔细观察。当天见到的简牍中,有普通的一行书写的竹木简,也有一些形制稍为特殊的简牍,如头部涂有网格的签牌、中间削成屋脊形的“两行”简等。大家观察中发现种种现象、生出种种疑问,都积极向老师请教,或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同行的赵桂芳老师,还就简牍保护工作中的许多心得向大家介绍。此次同学们有幸观察简牍实物,大家极为珍惜此次与简牍亲密接触的机会,细心观察,热烈讨论。

7月22日,莫高窟(苏海)

7月22日上午6点半,考察团到达敦煌站。敦煌当地与北京有将近一个半小时的时差,考察团到达敦煌时天刚蒙蒙亮。吃过早餐后,考察团乘坐大巴车前往莫高窟。

在考察团出发前,莫高窟因大雨而暂停开放。17日,莫高窟又因大雨而暂停开放。考察当日,考察团到达莫高窟景区时,当地下起了小雨。所幸雨并不是很大,也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在观看了两部介绍莫高窟起源和洞窟情况的纪录片之后,考察团数字展示中心乘坐大巴前往莫高窟遗址。遗址岩壁上的洞窟十分密集,洞口大小不一,洞窟内的空间也不尽相同。考察团依次考察了不同类型的洞窟。洞窟内,基本上正中间墙壁上都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塑像,两旁则是其弟子阿难尊者与迦叶尊者的雕塑,大的洞窟内还会有天王像和菩萨像。塑像多为彩塑,不过由于历时太久,多已掉色,也有后代重新上色的彩塑,色彩保存比较完好。

与之前考察的麦积山石窟不同,莫高窟所处地形并没有那么陡峭,而洞窟内的壁画也比麦积山洞窟保存得要更完好。莫高窟洞窟内的壁画上多为佛像,这也是莫高窟又称千佛洞的缘由。每幅佛像形态不一,虽然很多都因氧化而变成灰红色,仔细看仍然可以看出其神态。另一种比较常见的画像是“飞天”,飞天即画在石窟壁画上的飞神。飞天多绘在释迦牟尼塑像上方的墙壁上,也有见于洞窟顶部。除佛像和飞天之外,莫高窟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壁画,多与佛教故事有关。与麦积山石窟的另一点不同是,莫高窟经受了更多人为的破坏。16号和17号洞窟位于莫高窟三层楼内,其中16号窟是一个大洞窟,中间平台上有佛祖释迦牟尼的塑像,四周墙壁上则是千佛壁画。从侧面看,千佛的轮廓都是用金线勾勒出来的,洞窟墙壁上也有留存下来的金箔,可见16号窟的投入之大。而17号窟则处于进16号窟通道的右侧,相传由王道士发现,即现在更为人熟知的“藏经洞”。藏经洞自发现以来,洞窟内所藏的经书就相继被英国人、法国人和美国人用低价买走甚至盗走,留在国内的只有很少一部分。而现在的藏经洞空空如也,只有正对洞口的一尊佛像。在考察其他洞窟的时候,也发现有壁画被盗取的痕迹。

参观考察完部分洞窟后,考察团在最后参观了莫高窟标志之一九层楼。楼内为莫高窟第96号洞窟,窟内有莫高窟第一大佛。该窟初凿于初唐,于上世纪建成九层楼。洞窟通道处,保留着从唐至现在历代的地面,可见其承载历史之厚重。参观完九层楼,考察团在楼外合影,结束了对莫高窟的考察。

7月22-23日,玉门关遗址、敦煌博物馆(赵相荣)

7月22日,坐标敦煌。上午的蒙蒙细雨,为莫高窟罩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带我们回到了佛光千丈、文化鼎盛的盛唐沙洲;而下午的晴空万里,又把敦煌饱经沧桑的一面展现给我们,为我们叙说大汉边塞的大漠孤烟、金戈铁马。于是,不惧高温与风沙,我们踏上了寻访玉门关的路途。

近距离仰视玉门关,打破了我之前所有的幻想:玉门关附近是平坦的戈壁,无陷可守;玉门关周围一眼望去都是荒漠,只有零星的骆驼刺;骆驼刺的固土作用使得其下方的土拱起好似封土堆,然而并没有战争的任何痕迹;玉门关本身是土夯成,历经两千年风化侵蚀,断壁残垣都已经岌岌可危。但是,玉门关在打破我的幻想的同时,又帮我树立起另一番遥想——关于历史残酷真实的遥想。如此的土墙才能阻挡风沙,如此的土墙才能遮蔽烈日,如此的土墙才能阻挡战火,如此的土墙才能以当地仅有的材料发挥出最大的功效。两千年之前,土夯成的玉门关,荒漠中的玉门关,就是班超心念的玉门关。将士在这里驻扎,向西就再无故人,玉门关是他们心中的归所;商队从这里经过,东西是高额利润,玉门关是他们必经的关隘;匈奴往这里遥望,东方是繁华丰饶,玉门关是他们渴望的门户。玉门关就是如此,如此残破不堪,又如此屹立不倒,寄托了古往今来无数人的情感,在岁月的侵蚀中固守在这里。

离开玉门关,我们前往汉长城遗址。汉长城始建于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止于太初四年(前101年)。西起今敦煌市西端的湾窑墩,沿疏勒河经后坑子、玉门关、大月牙湖,由三个墩人安西,过西湖、望火堡、布隆吉、桥湾,穿玉门市北石河沿岸,进金塔后沿弱水北通居延,在甘肃境内全长1000余公里。虽历经两千年风沙侵蚀,汉长城及沿线烽燧依然屹立不倒,现在依然可以清晰绘出当年长城绵延千里的位置。长城与烽燧相结合,可以日达千里而至长安,为抵御匈奴入侵、保障丝路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赵桂芳老师告诉我们,起沙土夯墙,并夹杂红柳、胡杨、芦苇和罗布麻等物,坚固异常,因其建造原因而形成现今横沟并列的样貌。而长城与玉门关的位置也非常值得研究,玉门关在长城之内,与我们后来所见嘉峪关等关在城上不同。李均明老师告诉我们,这是汉代城墙与城关的普遍规律,城关是办事场所,是所在区域行政管理的核心,并不是起实际抵御敌人的作用,因而在城墙内受到保护。汉长城虽不如明清长城保存完好,但其在大漠中坚守的姿态,好似千年不倒的白杨,其宏伟的气势深深地震撼了我们。

随后,我们又在沙漠中长途跋涉,前往大方盘城。大方盘城又名河仓城,在敦煌市城西北约90公里的戈壁滩上,建于汉代,自汉代至魏晋一直是长城边防储备粮秣的重要军需仓库。城为夯土板筑,呈长方形,东西长132米,南北宽17米,残垣最高处6.7米。大方盘城北侧与疏勒河湿地相接,其他方向均为荒漠,周围有长城、烽燧遗迹。大方盘城远比玉门关要大,保存程度也略为完好。其面积之大,墙壁之高,给我们以极大的视觉震撼,我们仿佛能看到汉代这里堆满粮草、人来人往的盛况。这些断壁残垣,仿佛在向我们叙说两千前这里发生的故事。老师同学绕行一周,对大方盘城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和激烈的讨论,我们都获益匪浅。

7月23日上午,我们一同前往敦煌博物馆,进行考察。敦煌市博物馆成立于1979年,新馆建成于2011年,建筑方案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大师崔恺主持设计,整个建筑外形色调融长城、烽燧及古城堡式建筑等文化符号于一体,敦煌特色的设计令我们耳目一新。其中展出文物1000余件,尤其是博物馆展出了许多形制独特的简牍、出土稀少的木函、各种文字写就的写卷,不乏珍品,对于我们研究出土文献非常有意义。李均明老师是研究简牍的泰斗级人物,在敦煌博物馆的参观过程中解答了我们的许多疑问,令我们收获良多。

总而言之,7月22日下午至23日上午,我们考察了玉门关相关遗迹,参观了敦煌博物馆。虽然行色匆匆,但是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考察交流,增加了对历史和考古的认识,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知识,也深化了对出土文献的兴趣,实在是一次无比丰富的知识盛宴。

7月24-26日,新疆地区(张博涵)

7月23日傍晚,在燥热的气温中,我们考察团队抵达吐鲁番市。“吐鲁番”在维语中是“低地”的意思,其地理位置处于新疆天山东部山间盆地,是古代西域东西、南北交通的要道和十字路口。吐鲁番气候干旱少雨,独特的自然条件极好地保存了地上与地下的历史文物遗迹。

按照考察安排,24日上午,我们首先驱车前往吐鲁番市以西13公里处的交河故城。到达交河故城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南门遗址。南门内接中央大道,外与丝绸之路大道相通,是交河城最主要的通道,也是至今唯一仍能通行的城门。我们从南门入城,沿路经过大型院落区、官署区、次干道等遗址。其中占地约5公顷的大型院落区最令人印象深刻。大型院落区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建筑并非建于地面之上,而是向下深挖5米左右,以“压地起凸法”建造;其二是各建筑均无朝向大街的窗户,沿街都是土墙,而窗户置于朝内方向。这是出于吐鲁番地区气温环境与交河故城地缘政治形势的双重考虑。首先,吐鲁番地区常年干燥、炎热的地理环境使得向下寻求较为凉爽宜人空间成为必须;其次,车师是小国,但其首都却处于丝绸之路交通要道,极易受到外敌骚扰。是故交河城中的居民区、街道等同时兼具防御功能,全城像一个层层设防的大堡垒,人行墙外,像处在深沟之中,无法窥知城垣内情况,而在墙内,则可居高临下,监视内外动向。

此外,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交河故城全城均为生土构建。所谓生土建筑,即用未焙烧而仅作简单加工的原状土为材料营造主体结构的建筑。交河故城的建筑大都是人们在土地表面规划好建筑结构之后,采用“减地留墙”的方式,从地表向下挖凿形成的,所有建筑的墙体,全部都是原生土。同时,交河故城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

我们于交河城北端合影后换了一条路线往回走,经过交河故城中的佛教寺院区域,包括大佛寺、东北佛寺、西北佛寺、中央大塔等。大佛寺是城中最大的寺庙,位居于寺院区的中心,院落面积达到5千余平方米,4世纪之后兴建。大佛寺之南为中央大塔,方形中空式,至今仍存塔身和月台,仍可想见当年的辉煌。

参观完交河故城后,我们驱车返回吐鲁番市,参观吐鲁番博物馆。吐鲁番博物馆始建于1956年,目前开放通史、古生物、文书、干尸四个展厅,馆藏文物6千余件。

吃过午饭后,我们驱车途经火焰山,前往高昌国的佛教中心——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考察。柏孜克里克在维语中是“有雕塑和绘画的装饰”之意。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凿于南北朝后期,是吐鲁番地区现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回鹘高昌是石窟艺术最繁荣的时期。公元13世纪末,高昌王室东迁甘肃永昌,加之伊斯兰教传入吐鲁番后,佛教渐衰,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随之衰落。

结束在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考察后,我们返回吐鲁番市酒店,为明日在乌鲁木齐的考察做准备。今天一天我们前往交河故城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考察了车师国、高昌国的遗迹,也在吐鲁番博物馆中全面了解吐鲁番地区的历史文化,实地考察与博物馆参观两相结合,加深了我们对于吐鲁番地区历史文化的了解。如今的吐鲁番地区虽褪去了昔日丝绸之路要道上的繁荣热闹,但伫立至今的土城与石窟中仍有无尽的知识与珍藏值得我们进一步考察学习。

7月25日上午,我们离开了炎热的吐鲁番,驱车前往乌鲁木齐。下午,我们前往新疆博物馆考察。

位于新疆博物馆二层的“尼雅考古”展厅陈列着中、日两国共同考古挖掘出的尼雅遗址中的文物。尼雅,即《汉书·西域传》中所载精绝国的故地,“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精绝都尉、左右将,驿长各一个。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至戍庐国四日,行地空,西通扜弥四百六十里”。在尼雅遗址中出土的汉文、佉卢文木简等文献保存完好、内容丰富。

新疆博物馆所陈列的干尸比之吐鲁番博物馆的陈列保存更加完好、且身份多元。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高昌左卫大将军张雄的干尸。参观完干尸后,我们结束了在新疆博物馆的参观。

新疆博物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方面了解新疆地区历史、文化、风俗的窗口,我们不仅仅惊叹于文物的精美、更直观地感受到了新疆与中原大地互通、共振的文化脉搏,同时彻底打消了我们对于新疆地区历史文化的隔膜感。在新疆三日的行程虽然短暂,但新疆独具魅力的地理环境、民族风情与历史文化无不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新疆,我们得以将熟悉的中原文化与较为陌生的西域文化相比较、相贯通,开拓了学术视野,充分感知到中华历史文化的厚重与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