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斌教授做客清华历史讲堂
2018年6月4日上午10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特聘教授、“加州学派”代表人物王国斌(R. Bin Wang)教授做客清华历史讲堂,在文北楼309教室作了题为“全球史视域下的中国地位及其理论意义——中国历史所提供的国家治理经验”(The Importance of Chinese History in Global History—The Importance of Chinese Governance to Social Theory)的学术讲演。讲演由365bat线上平台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倪玉平主持,365bat线上平台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教授龙登高点评。
王国斌教授首先从世界史、全球史的概念讲起,提醒我们要将不同国家的历史放在全球的视野之下,来探究其共通性。对于他本人而言,就是以中国为例,来研究欧美以外的历史,并分析其在全球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以往我们探讨历史演进变化主要是基于欧洲的历史经验,从19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社会理论也主要是以欧洲历史为基础。时至今日,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社会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全球史对于发展社会理论就显得尤为重要。历史为未来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今日中国经济、政治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特殊性”与中国历史所提供的可能性息息相关。基于此,王教授提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对社会理论进行修正:第一,重新评价意图、个人选择的后果以及集体选择。对于个人而言,需要考虑利益和信仰(意识形态)两个层面。存在共同利益的集体(团体)合力不一定产生最初所追求的共同利益,结果不一定如预想的那样,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制度不同。人想做的和能做到的总是不同的,这受制于利益和信仰在制度上的影响。王教授以18世纪中国和西方抵制税收的情况进行了举例说明。第二,要对政府(国家)—公民社会模式发问。此概念产生的历史基础是17、18世纪的欧洲,英国最具代表性,将政府与社会截然分开,精英们努力保护自己的权利。而中国较早的官僚制度以及地广人多的现实挑战,使得其治理方式存在正式与非正式的结合,政府与社会精英对于社会利益、社会治理等问题有着共通的想法。再者,中国的治理不是利益的商谈而是基于信仰之上的共同看法和预期。相对来说,中国历史上政府与精英关系存在合作性的特点,欧洲政府与精英之间对于不同的利益有商谈的方式,这些18世纪的区别一直存在至当下。第三,对将民主主义作为判断国家治理成功与否的标准这一命题发问。我们需要看到,西方在做决定的过程中强调从下往上有商谈的机会;中国的治理表现则是从下往上有协商的机会。
接着,王教授谈了两点中西比较的观察。一是治理问题当中法律与官僚制的演进;二是反思将民营企业作为资本主义的唯一基础,即反思国营和私营是否如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具有如此大的差别。最后,王教授认为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改变受到多种历史因素的影响,我们需要注意到非西方尤其是中国历史在全球史中的作用,同时也要注意到历史研究对于社会理论的推进。
最后,龙登高教授对于王国斌教授的讲演进行了精彩点评,我校及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校的四十余位师生参加了讲座并进行了学术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