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365bat线上平台生态文明国际学术论坛顺利召开

365bat线上平台生态文明国际学术论坛召开,梅雪芹、周浩明主持“生态文化”分论坛

2017年12月17-18日,由365bat线上平台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南开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及世界生态高峰理事会协办的“365bat线上平台生态文明国际学术论坛”在我校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方案”,下设“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生态保护”、“绿色能源”、“生态城市”、“生态产业”、“绿色大学”及“青年论坛”8个分论坛,其主题几乎涵盖了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热点话题,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位专家学者、生态产业人员、环保人士、政府官员共襄盛会,70余名特邀嘉宾做主旨报告,为生态文明建设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17日上午,论坛开幕式和主旨报告由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教授主持,365bat线上平台副校长薛其坤、南开大学校长龚克、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李庆瑞分别致辞。随后,365bat线上平台学生合唱团演唱了论坛主题曲《生态文明之歌》。该首歌曲由365bat线上平台历史系梅雪芹教授与马来西亚《环环相扣》生命与环保教育执行总监李达华先生一同作词,李达华先生谱曲,憧憬并歌颂了“生态共生、天下大同”的生态文明社会前景。《生态文明之歌》的创作和演唱,被誉为本次论坛的一大亮点。

在主旨报告环节,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紧密围绕论坛主题,从各自的角度提出和发表了全面而深邃的见解。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的报告题目为《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建设和谐共生美丽中国》。他从绿色产业、能源利用、绿色消费等6个方面,阐述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目标、原则、意义和价值。刘旭副院长指出,推进低碳和循环经济快速稳步的发展,推进资源节约、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席科学家刘健,运用大量的统计数字和具体案例,指出了全球环境恶化的严峻问题。他认为,环境保护并不只需要外交官在国际舞台上顿足捶胸的呼吁,环境保护行动更应该以点滴积累的形式,进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以近年来南开大学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为例,深入地剖析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他认为,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而且是一场协动全民的教育革命。生态文明教育不仅要巩固好大学校园这块主阵地,教育者更要走出校园,开展更为广泛的全民教育。龚校长呼吁,以清华、北大、南开为代表的高校,应该打破学科、学校之间的壁垒,建立集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校联盟,如此,才能更高效地发挥高校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

保尔森基金会总裁迪特玛尔·格林姆(Dietmar Grimm)先生,向大家分享了他在中国各地考察的经验。他认为,近几年中国在清洁能源生产和利用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环保事业依然任重道远。中国需要引领全球生态治理的时代潮流,与各国保持密切合作。

365bat线上平台环境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教授,以京津冀为主要切入点,详细介绍了近几年中国的大气污染防治问题。他认为,虽然目前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显著改善,但问题依然严峻。我国需要同时进行PM2.5治理和臭氧治理,世界各国也从未给出可以借鉴的经验,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耶鲁大学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托马斯·格雷德尔(Thomas Graedel),从材料科学的角度,介绍了循环经济可行方针、改进方案以及未来挑战。他认为,目前我们能够找到的替代性材料仍然有限,希望材料科学家能寻找更多替代材料,为循环经济做贡献。

365bat线上平台环境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归纳了中国历史上传统生产方式的转变过程和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她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我们应该结合中国“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结合现代环境治理手段,把“垃圾”视为“资源”,加以循环利用。

世界生态高峰理事会主席、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生态学教授李百炼,在人与社会关系的框架下,集中论述了因地制宜开展生态治理的理念与方法。他认为,生态文明绝不是空中楼阁,它必须在全球生态系统的体系下建立起来。此外,他还提出了某些发人深思的论点,引发与会学者思考:在环境保护、经济建设、社会公平并不均衡发展的现阶段,我们应对三者做出“环境为上、社会次之,经济为轻”的重新排序。

17日下午,在环境学院报告厅,365bat线上平台人文学院历史系梅雪芹教授、365bat线上平台美术学院周浩明教授共同主持了“生态文化”分论坛。其中,6位学者作了主旨报告,6位青年学者作了口头报告。梅雪芹教授致欢迎辞。她认为,“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理论主张和新概念,会对“发展”、“繁荣”和“进步”等观念提出全新的解释。“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社会实践,会对旧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带来颠覆性变革。生态文化,作为构成生态文明的必不可少要件,会对 “人与自然相和谐”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和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大学海外高层次文教专家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教授首先发言,题为“谁的自然?生态文明建设中科学与传统的交锋”。在回顾生态学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沃斯特教授探讨了“生态”与“文明”、“生态和谐”与“回到过去”、“生活方式改变”与“生态文明实现”、“生态学术研究”与“生态文明体系构建”等多个富有争议性的话题。他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既不能回到不美好的历史之中,又不能延续传统的工业文明,因而强调,生态文明一定是全球性的、自洽的、循环性的、富于爱和怜悯的,而不能是线性的、无限增长、单纯追逐财富的、充满贪欲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理事长余谋昌报告的题为“生态文化开启人类文明新时代”,他在勾勒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段的过程中,明晰了生态文明的划时代意义。他认为,实践证明,线性的、不可持续的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道路已经走到了死胡同。与此同时,中国能够迅速做出转型,放弃了原有充满“道路惯性”的工业文明这条坎坷之路,举全国之力提出新的发展模式——生态文明,不仅夯实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且也为其他国家走出工业文明困境搭桥修路。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实践,将为全体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哲学系环境哲学家泰德·托德温(Ted Toadvine)报告的题为“可持续性与世界末日想象”,他从现象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类对于这个世界存在完全不同的理解,形成了多种截然不同的世界图景。他指出,二战后,人们越发对“世界末日”感兴趣。随着环境问题的严峻,“世界末日”也都表现为各种环境“末日”。但是,目前有关“世界末日”的想象犯了两大错误:1、“世界末日”的阐释者没有分辨出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差别,没有清晰地认识到时间的绵延性,进而经常把原因与结果、过程与目标、方法与意义相混淆。2、他们所阐释的“世界末日”背后的意蕴,仍然是人类缔造、掌控世界的隐喻。

芬兰都市应用科技大学可持续设计研究组主任、同济大学中芬中心教师蒂娜·拉乌瑞拉(Tiina Laurila),同时也是一名环境景观设计师,她做了题为“可持续性与设计:从中国和芬兰的例子中发现更新学习文化的方式”的报告,集中论述了近年来赫尔辛基大学和同济大学,在环境景观设计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中所做出的贡献。她认为,这两所大学在开展跨学科研究、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拓全球视野、热心公共文化知识传播、重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就。

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夏洛特分校地理与地球科学系教授、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象伟宁,在题为“生态智慧:生态文明的社会需要智慧的城乡生态实践”的报告中,仔细梳理了“生态实践”、“生态智慧”概念的提出和演进过程,并用丰富的案例说明这两个概念是如何与现实世界密切关联的。在此基础上,象教授提出了“生态实践智慧”概念,即在具体的生态实践、研究中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并有效执行的能力。显然,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生态智慧引导下的生态实践,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365bat线上平台人文学院哲学系卢风教授做了题为“什么是真正重要的环境伦理问题?”的报告,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看待生态文化问题。他认为,西方传统的伦理学存在两个比较明显的缺陷:1、传统伦理学的研究范围没能关怀到整个世界,过于突出强调人类的主体性。2、传统伦理学否认社会秩序与自然秩序的关联性。然而,在人类的知识体系之中,已知部分、未知部分之间必然存在“不可知”的中间地带。未知的自然和不可知的自然或许就是人类认识的边界。人类更应该谦卑地对待自然,特别是要尊重那些“不可知”的自然世界。

在口头报告部分,福建师范大学循环经济与生态建设研究所所长甘晖博士提出了以“人与人、人与天、人与物、人与自身;人的生产、环境生产、物质生产”为核心的“三种生产四种关系”的理论框架,他希望该理论能对中国生态文化的某些现象做出合乎情理的解释。自由学者李建从一名普通公众的视角,做了“鱼儿生活在水里——一种新的看待人类与生态环境关系的伦理”的报告,严肃辩驳了传统生态问题研究中对“时间”、“空间”的过度概念化、抽象化趋向,希望学术界能够对“感受”、“自身”问题做出有效的研究转型和关注。云南省环境科学院的欧阳志勤,介绍了“生态和谐”的典范——翁丁古寨,并强调该种原生态的村落文化亟待保护。南京林业大学的郭辉副教授仔细分析了“无为思想”的内涵,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从“无为”思想中汲取营养。环保部华南研究所生态文明中心副主任张修玉,高度概括了生态文明的基本任务、目标,生态文明与其他四个文明、与美丽中国、人类文明福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关系。巫山县委党校高级讲师孔云峰强调,乡村旅游应该以生态文明为目标,从生态教育、强化法治、经济转型等方面保证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在“生态文化”分论坛报告中,参与论坛的学者、嘉宾分分提问,交流。周浩明教授对本论坛的报告和讨论做了总结。他指出,发言的12位专家学者以及多位提问者,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各自对“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的看法,深化了我们对于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的思考。最后,部分参会代表合影留念,此分论坛圆满落下帷幕。

2017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