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哈佛大学副教务长欧立德教授专访我系并发表演讲

哈佛大学副教务长欧立德教授专访我系并发表演讲

12月15日,哈佛大学副教务长、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前主任欧立德教授(Mark C. Elliott)访问我院历史系,与青年学子举行餐叙并发表演讲。活动由历史系仲伟民教授主持,系主任侯旭东以及倪玉平、戚学民等老师也一并参加。

在中午进行的餐叙活动中,欧立德教授与在场来自365bat线上平台、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高校的青年学子一一交谈,了解他们的研究兴趣和方向,讨论了视角的选取与更新、材料的发掘与利用等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场还有一位高丽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特地从韩国赶来,与欧立德教授讨论了满语教学、满族族群认同等问题。

餐叙结束后,欧立德教授了作了题为“帝国的转向及其对中国历史研究的意义”(The Imperial Turn and Its Meaning for Chinese History)的演讲。欧立德教授认为,十九世纪前中国的语境系统里只有“天下”的概念,并无“帝国”一词,后世学者直接用Empire去框定清王朝,就类似于用“天下”的概念去框定古罗马世界一样,是不合适的。“大清帝国”一词的出现,晚至于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面对日本一方在文书中自称“大日本帝国”,李鸿章为避免国格受损,特意使用“大清帝国”与之平起平坐。此后,“大清帝国”的说法才在中国流行起来。

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界对“帝国”的理解发生转向,把帝国作为文化和政治意义上的体制来看待,而不是以往从经济体制的视角来看待,同时,淡化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帝国主义掠夺性的强调,而重视观察帝国内部的文化习俗和政治传统的交互关系。如果以这样一种转向后的视角来看待清王朝,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清朝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在实现帝国内部不同地理环境、人群种族、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的融合过程中,到底采取了哪些有利的策略造就了自身长时间的成功统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们将中国与其他帝国的体制进行比较研究,将中国历史融入全球史的范围内观察。

欧立德教授是“新清史”研究的领军人物,精通汉语和满语,是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EALC)与历史系双聘教授,专长于17世纪后的中国史、满族史、中国与内亚关系史。他博士论文改写而成的《满洲之路:八旗制度与清代的民族认同》(The Manchu Way: 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一书,运用了大量满文档案写成,被认为是“新清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近一两年来,国内史学界对“新清史”的研究范式与方法又掀起了一轮方兴未艾的讨论热潮。